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授渔资讯 >
教育部长陈宝生:大国工匠离不开职业教育

3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迎来了“大考”。

5fbe413aeed64dbbb509af93693207d5_th.jpeg

这是陈宝生于2016年7月就任教育部部长以来第一次参加记者会。他称之为“一场考试”,自己为“答卷的学生”。他说,“希望今天的这场考试是一场素质教育的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考试。”

在记者会上,陈宝生介绍,教育部针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牵头六部委联合制定了《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着力实施从单纯扶贫转向综合扶智的转变、由大水漫灌改为精准滴灌的转变,重点解决“控辍保学”的问题、解决“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解决贫困农民和普通农民在教育上差距出现拉大趋势的问题。

培养大国工匠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工匠的涌现离不开职业教育。

陈宝生称,我国要建设教育强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和普通教育一样,是我们国家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智力保障。“我们既需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也需要培养鲁班。”

陈宝生提到,职业教育在中国已经成长了很长时间,有坚实的历史基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急迫的要求。因为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支撑。要“提供两个公共产品,一个公共产品是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弘扬工匠精神,一个公共产品是提供大量的大国工匠。”

  陈宝生也表示,对于当前职业教育中的不适应,集中表现在办学理念和社会理念上。

  陈宝生分析,就社会理念来说,大家希望上普通高校,不上职业高校,还是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在教育教学方面,重课堂教学,轻培养实践能力。教学和实践脱节,课堂上学的不会熟练操作。在内容建设方面,内容比较陈旧,讲过时的技术。

  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门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首先,工信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配套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快培养人才。其次,发布脱贫攻坚规划,在每一个贫困家庭中培养一个人,让其掌握一门技能。另外,促进产校融合,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

  陈宝生介绍,在制度上也做出了相应安排,就是要修订《职业教育法》,引导整个社会转变观念。建起“立交桥”,解决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分离的状况,使得二者在一定的节点上可以实现转换。同时,还要改变考试制度,因为目前普通高校先录取,然后职业学校再录取,好像职业学校低人一等。

授渔计划:

微信截图_20170329163602.png

 

授渔计划已在全国22个省份,19个民族资助5000余名贫困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实现有序实习就业和成人大专教育。并在湖北、甘肃、湖南、四川、山东、河北等地设立项目学校12所。

2017年“授渔计划·青年之声“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助学行动首批将在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等14个省份地区实施,计划资助1400名孤儿、留守儿童和困境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有计划地完成中等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