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来
今年16岁
16岁,是花季
生命刚刚走进了灿烂美好的时节
但,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生长在和风细雨里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井儿沟乡苇子水村,在这个小山村里有一个小小少年名叫聂来,聂来的成长故事,让这个小村子都有些心酸。
聂来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经同村人介绍,娶了一个本地媳妇,虽然村里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但夫妇两人齐心协力,日子倒也能过得去,然而灾难并不因为家穷人好而放过他们。

(聂来和“小伙伴”)
2006年正月,一场近一尺厚的罕见大雪覆盖了井儿沟全乡。此时,聂来的妈妈正经受着生死考验。二胎的产期到了,因为没有钱到县医院预产,聂来的妈妈大出血,全家人束手无策。打120,公路被大雪封锁,120车来不了,找村里的车送县医院,村里的三轮车、拖拉机都开不出村。小小的山村一下全惊动了,在家的青壮年劳力一齐上手,用门板抬着聂来的妈妈,在没过小腿的大雪中,一步步向山下走去,等到了医院的时候,因失血过久,聂来的妈妈已经奄奄一息,和腹中的还未谋面的婴儿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聂来成了一个没妈的孩子。

(空闲时间,聂来上山挖野药材卖钱)
然而,命运对聂来的捉弄好像还没有到头。2016年5月的一天,晴天霹雳,更大的不幸再一次降临在他头上。父亲给大伯家帮忙时出了车祸,被压在车子下面,终究还是没能逃出死神的魔掌,离开了聂来。

(聂来和大伯一家吃饭)
聂来6岁丧母,15岁丧父,因贫困两次辍学外出打工。如今16岁的聂来,根本感受不到花一般的青春。父母早逝,让他失去了家的温室;过度贫困,让他背负起生存的压力。此时,授渔计划帮助他进入职业学校,为他提供助学金,帮助他申请勤工俭学,有技傍身,他今后的路一定会更好走。通过央视记者几天的了解得知,本来一家五口,现在只剩他一个人。

聂来得到了授渔计划资助,有了继续上学的机会。来到项目学校报到时,看着他的户口本上只有他一个名字,十六岁无依无靠,不知道这种境地他将来如何熬。可是他一直非常乐观,他说生活还要继续。


聂来在授渔计划的资助下,来到项目学校阳原县职教中心旅游管理专业学习,授渔计划将资助他在校两年期间的生活费、保险等共计6000元。两年在校学习结束后,授渔计划还将安排聂来到项目企业实习工作,同时免费资助他就读北京师范大学成人大专教育,帮助他学习和成长成才。

(李会长介绍了选择授渔计划公益项目的初衷,并介绍了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和授渔计划合作教育扶贫的情况)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授渔计划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开展精准扶贫一帮一活动,对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进行教育救助,高度契合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对扶贫工作来讲,教育是改变一个地区,一个家庭最根本的途径,授渔计划通过职业教育帮助更多孩子摆脱贫困,改变人生,服务社会!

工信部华盛绿色工业基金会执行会长李洪彦(左2)、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左1)参与了节目直播、李晓辉主持今天的节目直播。
今年9月5日作为首个“中华慈善日”,中央电视台将举办“中华慈善日”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社会与法频道联合授渔计划推出的“温暖上学路”特别节目展播已经开始。CCTV12频道《热线12》栏目共派出7路记者分赴授渔计划河北、甘肃、四川、河南、湖北项目学校及北京,为大家讲述7个受助学子的故事,他们当中既有正在接受职业教育的受助者,也有因职业教育而改变命运的受益者。
8月29日—9月4日 CCTV社会与法频道
每天中午12:00播出7集展播
《温暖上学路》
9月5日推出“中华慈善日”直播特别节目
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