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大凉山,
是地门妹妹生长的地方,
有多少像她一样曾经怀揣梦想的少年,
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凉山,没能走出“大凉山”

4月25日凌晨五点奔赴机场,三个小时的飞行来到成都双流机场,随后立即乘坐7个小时的汽车赶赴此行的目的地:大凉山雷波县。一路劳顿和久坐让同行的每个人都深感疲惫,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所有人都抱着一样的信念,坚持把份内的事做到好。
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凉山,无尽的盘山公路。第二天我们一行经过3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地门妹妹所在的村庄(注:2015年秋地门妹妹初中毕业,即得到授渔计划五年成长助学项目的资助,目前就读于四川省档案学校)。新的问题来了,大车只能停在山顶,我们只好扛着设备徒步下山,因为这个地方连路都没有!


初到地门妹妹家里,所有人都震惊了,很难想像这一家人是如何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的。土墙,瓦顶,四面透着山区特有的寒风。在她的家中,我们遇见了她正在做饭的母亲,岁月在她母亲的脸上刻下了一道道沟壑,炉灶的烟熏黑了她的皮肤,可这一刻我们从她眼中看到的是:希望。

这个土生土长的彝族母亲用她勤劳的双手,向当地贫瘠的自然条件抗争,祖祖辈辈那么多人没能实现的走出大凉山的愿望,在她的女儿地门妹妹身上实现了。地门妹妹现就读于授渔计划项目学校四川省档案学校,4月18号她和部分学生前往首都北京,给在那里的捐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叔叔阿姨们献上彝族的歌舞,此行也圆了地门妹妹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的心愿。

聊天中我们得知,地门妹妹一家人都睡在墙角的一张由硬纸壳箱拼起来的“床”上,家中唯一的电器就是头顶的这颗白炽灯。昏黄的灯光能照亮这间并不宽敞的房子,可是却照不见这个大凉山家庭的未来,照不见地门妹妹的未来。







授渔计划,授人以渔。授渔计划自2013年6月成立,短短的时间已经帮助到3000多名贫困学子走出大山,走上实习工作岗位,授渔计划用公益推动职业教育,让3000多个家庭得到精准帮扶。
在之前结束的两会上,精准扶贫攻坚战已在全国打响,授渔计划紧贴国家政策,率先在多个省份开展精准扶贫助学行动。4月25日授渔计划、“CCTV慈善之夜”摄制组和四川省档案学校一同走进四川大凉山,用镜头记录下授渔计划资助的彝族女孩地门妹妹的生活情况,同时也让更多需要帮助的贫困学子能了解并通过项目接受资助,改变贫困现状,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2016年,授渔计划将在四川“大凉山”、甘肃、云南、湖南、湖北等连片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一帮一助学行动,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2000名,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实现读书梦!
世界的进步需要每个人点滴的善行累积,如果你也愿意加入授渔计划或者可以提供志愿服务,欢迎加入授渔计划大家庭,与我们一起授人以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