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至30日,温暖工程·授渔计划”走进甘肃贫困学生家庭行动在甘肃省白银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庆阳市和平凉市陆续开展。这一活动以“让助学更加贴心温暖,让成长更加健康阳光” 为宗旨,一行十余人共走访10户贫困学生家庭,重点对学生家庭情况、受助前和受助后的变化以及对学校在教学和生活上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了解交流,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清祥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启动仪式上,甘肃授渔计划办公室正式授牌成立,以推动“温暖工程·授渔计划”在甘肃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在温暖工程开展20周年之际举行此项活动,旨在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创新,推动这一公益项目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对于职业教育培训工作,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育人水平,真正培养自信自尊、拼搏奋进、感恩社会、服务国家的技能人才也具有现实意义。
当天下午,授渔计划秘书长高继辉一行十余人来到13级计算机五班学生李小红家,学生和家长对于来访感到很激动和意外。大家关切地问候了她的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及学习情况。老师们通过了解她家的整体情况,进而为下一步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起到改进作用以及找到更适合的教育管理方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次日,高秘书长一行又来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牧区自治州夏河县桑科乡藏族牧区的其中一个即将参与授渔计划五年成长助学的学生家庭,家里共有五口人:奶奶、父母、17岁的哥哥、16岁的旦正吉(女),一家五口挤在半山腰的三间小屋里,母亲因为意外摔伤了腿,正在静养。家里经济非常困难。
29日到30日,老师们又陆续走访了庆阳、平凉的几户贫困学生家庭。他们都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家里还有不少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由于受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等种种综合原因的作用,当地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们只能解决温饱,但整体生活水平就有些拮据了。所以急需社会公益爱心力量去影响和改变这些现状。“授渔计划”希望感召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来帮助这些孩子们。改变一个孩子,就能改变一个家庭!同时,“授渔计划”也用公益推动着职业教育,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让学生在结束中专阶段的学习后继续转入大专阶段或者到合作企业边工作边学习,完成一年预科和两年大专学习,考试合格后可以拿到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从而让他们脱贫致富,拥有精彩的人生。
据悉,自2013年“授渔计划”五年成长助学项目在甘肃省实施以来,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99名,为甘肃省受助学生搭建了一个全面成长成才的公益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为服务和推动甘肃“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项目将继续在甘肃白银市、庆阳市、定西市、平凉市、甘南藏族自治州、武威市、临夏回族自治州遴选150名符合条件的适龄孤儿、留守青少年和贫困学生前往温暖工程项目学校涿州职教中心就读,毕业后学生将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校方的协调安排下,进入爱心企业实习及就业,同时继续接受大专阶段的教育,稳步融入社会。
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北京师范大学、中育教育集团共同发起的助学项目,是为帮助适龄孤儿、留守青少年和贫困学生在初中、高中(或同等学历)毕业后有计划地完成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培养学历技能双向成长、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职业人才的一项助学计划。“温暖工程·授渔计划”是温暖工程就业助学计划的衍生项目。
2015.08.03




